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亚约特尔:阿兹特克式的战争_特诺奇蒂特兰_精英_军事

发布日期:2025-04-05 21:59    点击次数:159

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亚约特尔:阿兹特克式的战争_特诺奇蒂特兰_精英_军事

一尊近乎等身大小的阿兹特克陶土鹰战士像,属于阿兹特克军队精锐兵团之一。公元13-15世纪,出自特诺奇蒂特兰。(墨西哥城国家人类学博物馆)/ 摄影:Dennis Jarvis,Flickr,知识共享协议

军事最高统帅为君主本人,即特拉托阿尼(tlatoani)。

作者:马克·卡特赖特 / 发布于2015年3月18日

历史学者

引言

阿兹特克人发动战争(亚约特尔,yaoyotl)以获取领土、镇压叛乱、掠夺资源,并为祭祀诸神征集牺牲者。战争是阿兹特克文化的核心,所有男性均需参战。纳瓦特尔语诗歌将战役称为"盾牌之歌",视其为永恒的宗教与政治需求。阿兹特克人精于征战,最终建立了一个覆盖2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在其鼎盛时期向38个行省的371个城邦征收贡赋。

展开剩余87%阿兹特克神话中的战争

阿兹特克人认为,太阳神与战神维齐洛波奇特利(Huitzilopochtli)自其母科阿特利奎(Coatlicue)体内诞生时便全副武装。这位嗜血战神的第一项功绩便是无情斩杀其叛变的姐姐科约尔沙乌基(Coyolxauhqui)及四百星辰神族(Centzonhuitznahuac与Centzonmimizcoa)。神话中,科约尔沙乌基的残肢化为月亮,四百神族则变为星辰。阿兹特克人相信维齐洛波奇特利与神族的战争每日重演,象征太阳与月亮每24小时的角逐。阵亡战士的荣耀体现在他们白日随太阳巡行,夜晚化作蜂鸟返回人间。在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大神庙(Templo Mayor)顶端,人们定期以人祭供奉维齐洛波奇特利,其中冬至日的祭典尤为隆重,标志着战争季的开始。

阿兹特克军队

[插图:门多萨抄本第67页,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图中阿兹特克精英战士身着标志性装束,背负象征军团的羽饰架,手持黑曜石长矛。]

军事最高统帅为君主特拉托阿尼,副统帅称西瓦科瓦特尔(cihuacoatl)。四位最高贵族(多为王室成员)组成军事议会,头衔分别为特拉科奇卡尔卡特(tlacochcalcatl)、特拉切塔卡特(tlaccetacatl)、蒂兰卡尔基(tillancalqui)与埃茨瓦南科(etzhuanhuanco)。军队由不同等级的战士组成,但勇武者可通过俘获敌人数目晋升。等级标志包括特定羽冠、斗篷、珠宝(唇饰、鼻饰、耳栓),军官还佩戴高耸的芦苇羽饰徽章。最精锐的"剃发者"(cuauhchique)与"奥托米战士"(otontin)需先成为美洲虎或鹰战士,并完成20次以上战功。即使低级战士也可凭战功获得特权:在皇宫进餐、拥有妾室、公开饮用龙舌兰酒。

战士自幼在军事学校受训,学习武器与战术,聆听老兵的战斗故事。青年随军出征时担任辎重兵,首次俘敌后便可剪去十岁起留存的颈后发绺。此时他们方成为真正的战士,准备迎接荣耀战死,化作蜂鸟归来。

"战死何等神圣,

这绚烂之死令赐予生命者欣喜——

我遥望它,心向往之!"

——纳瓦特尔战歌

阿兹特克无常备军,战时征召战士。每镇需提供400人组成战队,由资深战士统领,持本镇旗帜并入8000人的更大编制。大规模战役可动员25个此类军团(20万人)。城镇还需供应玉米、豆类、盐等物资,由辎重队运输。行军时,黄脸绘纹的侦察兵吹响海螺号角开路,祭司们高举维齐洛波奇特利神像。绵延25公里的队伍中,精英军团为前锋,盟邦军队居中,贡赋区部队殿后。营地简陋,精英使用芦苇席篷,普通士兵露宿。

武器与甲胄

阿兹特克战士自幼习武,精通棍棒、弓箭、长矛与投镖。防护装备包括圆盾(chimalli)与少量头盔。黑曜石刃的马夸威特(macuahuitl)战棍锋利易碎,短矛用于近战刺击。阿特拉斯(atlatl)木制投镖器可远距精准投射标枪(tlacochtli)或箭矢(mitl),常用于两军对峙初期。木苇盾牌覆皮革增强防御,饰有鸟纹、几何图案或蝴蝶标记。精英战士佩戴雕刻军阶符号的皮盔,身着盐水硬化的棉甲(ichcahuipilli)。普通战士穿简朴束腰外衣,绘战斗纹饰;精英则披挂异域羽毛与兽皮——美洲虎战士着豹皮獠牙盔,鹰战士穿羽衣配利喙盔。

战略战术

[插图:阿兹特克文明最大疆域图(约1345-1521年),显示三城联盟:特诺奇蒂特兰、特斯科科与特拉科潘。制图:El Comandante,维基共享资源]

战争通常因商队遇害、拒纳贡赋或未派代表出席特诺奇蒂特兰重要仪式而引发。阿兹特克还建立缓冲地带,这些地区自治权较高,贡赋较轻。"加冕战争"是新君登基后通过征服证明实力的传统。

战前先遣使节(quauhquauhnochtzin)警告战败代价,劝服对方纳贡并承认阿兹特克神权。间谍(quimichtin,意为"老鼠")伪装成商人潜入目标区域。若和谈失败,战败方的主城遭洗劫,全境即被视为征服。

"战场即圣地:

在此以神酒祭战,

神鹰染赤,

虎啸声声,

宝石如雨落,

华羽摇曳,

王子粉身碎骨。"

——纳瓦特尔战歌

平原战场上,两军先以呐喊、鼓号与骨笛对峙。将领利用地形布阵,身先士卒冲锋。先是飞石齐发,继以标枪如雨,最后展开血腥近战。黑曜石武器造成可怖伤口,战士们力求生擒敌手,随行辅兵立即捆绑俘虏以备献祭。战术包括诈败诱敌或掘壕伏击。通常攻陷敌方主神庙即宣告胜利。阿兹特克战士的纪律与凶悍使其在古墨西哥所向披靡。

荣冠战争

除领土与战利品外,阿兹特克常为获取祭品发动"荣冠战争"(xochiyaoyotl)。交战双方预先约定,败者提供牺牲者。这些被俘勇士的心脏被剖出,尸体剥皮肢解。因其华美战饰的俘虏如花朵般被运回特诺奇蒂特兰,故得此名。将领特拉卡埃莱尔(Tlacaelel)将此举喻为"市场采购",称俘虏应如玉米饼般易取。主要作战区域为东部的特拉斯卡拉州及阿特利斯科、韦霍津戈、乔卢拉等城。最早的荣冠战争于1376年针对查尔卡人(Chalca),最终演变为全面战争。此类战役通常仅获取足够祭品,不谋求领土控制,但客观上巩固了统治并削弱了敌方军力。

战利品

战争为阿兹特克带来新领土与贸易网络。贵族与精英战士获封土地。战败者通常可保留原有统治体系,但有时会遭遇屠杀或儿童流放。真正的代价是定期向新主进贡物资与人口:奴隶、兵役、金砂、珠宝、金属、织物、棉花、珍羽、盾牌、染料、橡胶、贝壳、谷物、辣椒、可可豆与盐。阿兹特克还会夺走神像,象征其掌控了被征服者的信仰。

帝国倾覆

阿兹特克在蒙特祖马一世、阿维索特尔(Ahuitzotl)与蒙特祖马二世统治期间扩张迅猛,但1479年在塔克斯马洛扬(Taximaloyan)附近遭塔拉斯科人(Tarascans)重创,3.2万大军覆没。频繁镇压的叛乱使被征服者在1519年欧洲入侵时纷纷倒戈。学者指出,阿兹特克战前外交、拒绝突袭及不追求彻底歼灭的作战方式,使西班牙殖民者占据优势。荣冠战争式的象征性胜利在欧洲人的全面战争面前不堪一击,中美洲的征服成为阿兹特克人首次也是最后一次体验的"总体战"。

参考文献 Almere Read, K. Mesoamerican Mythology.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年)。 Coe, M.D. Mexico: 从奥尔梅克人到阿兹台克人》。(Thames & Hudson,2013 年)。 McEwan,C. Moctezuma: 阿兹特克统治者》。(大英博物馆出版社,2009 年)。 Nichols, D.L.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soamerican Archaeology. (牛津大学出版社,2012 年)。 Phillips, C. The Illustrated Encyclopedia of the Aztec & Maya & Central America - Including The Aztec. (Lorenz Books,2007 年)。 Soustelle, J. Daily Life of the Aztecs on the Eve of the Spanish Conquest. (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61 年)。 Townsend,R.F. The Aztecs. (泰晤士哈德逊出版社,2009 年)。

本文原载于《古代历史百科全书》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发布于:浙江省